《九七後的香港中醫藥》 (下) 李甯漢教授

詩1

內容提要
       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在基本法指引下,為香港中醫藥業發展開闢新天地!政府立法確認中醫的合法地位,三間大學均建立五年全日制中醫課程,培育正規中醫人才,有百多年歷史的東華醫院,新建立四間中醫門診部,推廣中醫治療,香港賽馬會更撥五億港元協助中藥科研……,但在發展過程中,出現配套不完善的情況,距離香港成為「國際中醫藥中心」的偉大理想,仍有一段距離,本文試回顧及展望之。

編者按:
       李甯漢醫師為香港中國醫學研究所所長,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藥研究所名譽顧問及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榮譽教授,曾主編《香港中草藥》1至8輯。李醫師數十年來積極推動香港中醫藥發展,於2007年撰文〈九七後的香港中醫藥〉於大公報發表,結語中寄望政府成立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統籌策劃發展工作。委員會終於2013年成立,李醫師特題詩祝賀。


(
六) 香港理工大學
       香港理工大學(以下簡稱理大)是一所應用型大學,以「開物成務、勵學利民」為校訓。大學轄下多個學院/學系,皆開辦了與中醫藥相關的課程,持守實證為本的精神,積極進行中醫藥科研,並與業界建立夥伴合作關係,以推動中醫藥發展。

增設中醫藥科目
       九十年代末,理大醫療及社會科學院率先回應了中醫藥在香港的發展形勢。1999年,康復治療科學系創立「中西薈萃康復治療中心」,主要研究如何將傳統中醫與西方康復療法結合運用。

       踏入二千年,各學院和學系開始在課程增設中醫藥和中醫護理科目。舉例:護理學院在本科生課程中,增設3個中醫護理科目(共9學分),包括:中醫基礎理論、中護療法(一)和中護療法(二)。其後,在碩士課程中,增設「中醫飲食療法」一科。同年,康復治療學系,亦在本科和碩士課程中,增設中醫基礎理論及針灸學等學科。

       鑑於需求殷切,「理大網上學府」與「中國中醫科學院」(前名:中國中醫研究院)合辦了「中醫藥研究生學位課程進修班」,為香港及鄰近地區培育高級中醫藥專才。課程旨在提升理論和臨床水平,以「理大京港中醫診所」作為臨床實習基地,聘請北京名中醫來港指導學生。完成課程,學生可獲頒結業證書,亦可獲安排應考國家教育部統一考試,合格者可升讀「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碩士學位課程。

實證為本  推動科研
       理大積極鼓勵各學院/學系,進行科研,為中醫療法及中藥療效尋求實證。康復治療科學系開展「經皮神經電刺激療法」研究,並取得成效,此療法能紓緩多種痛症。學系亦建立了動物實驗模型,以研究針刺對腦中風的療效。

       醫療科技及資訊學系的專家,運用已取得專利的「三價鐵還原抗氧化能力測試」(FRAP Assay),研究中藥、蔬果和茶的抗氧化物特質及其抗衰老功效。研究小組探討抗氧化物如何有助控制疾病,並嘗試確立人體吸收食物與中藥抗氧化物的機制。

       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的專家,以科研證實中草藥「皀莢」的濃縮液,具抗癌功效。研究員以西方抗癌研究的機理測試皀莢,在實驗室環境獲得通過,證明皀莢能有效抑制血癌及某些人類固體腫瘤細胞。另一研究小組,亦以現代科學方法分析,證明中藥「淫羊藿」與「女貞子」具有減慢骨質疏鬆的療效。

       此外,理大科研人員使用了先進的「中藥複方去蕪技術」(De-bulking Technology),處理複方,製成更濃縮、藥效更強、服用更方便的中藥保健精品。

       以上的科研項目,靈活應用現代化學分析和生物工程科技,推動中醫藥現代化,並有助開發高品質、具療效的健康產品和藥物。為了鼓勵科研,「理大預算及資源委員會」資助以「中藥與植物藥的研究與開發」為題的研究項目。「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卓越學科領域計劃,亦資助了名為「中醫中藥研究與發展」的科研項目。

成立先進研究所
       理大成立了多個研究所,提供先進設備,營造有利科研發展的環境。「香港理大化學計量學及草藥實驗研究所」創立,研究所運用嶄新數據分析技術,制定更清晰的中藥指紋圖譜,以分析傳統中藥及其他草藥方劑的化學物和生化成分。此技術有助研究人員從複合物中找出主要成分,大大縮短研究時間。

       此外,研究所成功改良了「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只須花五分鐘,便能準確鑑別當歸、肉桂、葛根、川芎、黃柏等藥材的真偽。

       理大亦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部批准,在深圳創立「現代中藥研究所」。它是全國首所由香港特區院校設立,並被列作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所。研究所專門從事中藥藥劑與藥理學的研究,它的成立標誌着理大在中藥研發的能力得到肯定。研究所的另一功能,是促進香港和內地的科研合作,鼓勵雙方共同推動中藥的研發,提升中藥科研水平。

       理大電子計算學系亦成立了「生物科技研究中心」。中心旨在促進大學生物科技轉移,致力開展生物認證的應用研究,亦將生物辨識和中醫診斷方法結合運用,舉例:研究舌頭形狀和紋理,個人心跳特徵,繼而開發可診斷病症的舌診和脈診系統。

       最後,理大不忘在校園推廣中醫藥服務。大學醫療保健處自2001上年開始,提供中醫診症、諮詢、配中藥及代煎服務,務求令所有員工和學生,受惠於傳統智慧,得到更整全的醫護服務和關顧。

(七) 東華三院
       創辦於一八七二年的東華醫院,是香港首間華人醫院,當時為本港華人提供免費中醫藥住院及門診服務,後逐步引入西醫,同時為市民提供中西醫療服務。到了日佔時期,因中藥供應不足,中醫藥住院服務才被迫停辦,部分免費中醫門診服務仍維持至今。現時東華三院於東華醫院及廣華醫院共設有兩所衛生署資助的中醫普通科門診,為市民提供免費中醫內科及骨傷科治療,每年服務人次達四十萬,在香港基層醫療服務扮演重要的角色。

       自香港回歸之後,為促進中醫藥發展,東華三院制訂了一連串發展中醫藥服務的計劃,除原有的兩所中醫普通科門診外,更於2001上年起以一年一中心的進度成立以科研為主導的中醫藥中心。

       東華三院與本港四間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合作,分別於廣華醫院、東華醫院、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及東華東院成立中醫藥臨床研究服務中心,成立的三個目標為:服務、科研及教學。除了提供中醫專科門診服務及針灸推拿服務外,更為中醫藥的教學及培訓提供一個良好而設備齊全的環境,亦是中醫藥臨床科研基地。個別中心更設立中醫藥資源中心,收集國內外中醫藥的書目和參考資料,為業內及院內醫療人員提供科研參考材料。

       四間中心的運作都是全電腦化,以東華三院自行開發的中醫醫療資訊系統協助運作,並引入現代化管理模式,實現中醫現代化及標準化。2003年東華三院將中醫醫療資訊系統贈予醫管局,逐步發展成現時醫管局屬下資助中醫診所所使用的中醫醫療資訊系統。

       東華三院深明科學實證研究對推廣中醫藥現代化的重要性,因此積極與本地大學及醫院管理局合作進行多項中醫藥臨床科研計劃。由2001年開始共進行四十二個科研項目,研究課題包括中風、糖尿病、骨質疏鬆、老人痴呆、非典型肺炎康復治療等。

       為培訓本地年輕中醫師,東華三院一共聘請了二十四位本地大學中醫畢業生,為他們提供臨床培訓,希望培育他們成為新一代中醫人才,為本港中醫藥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由2005年起,東華三院積極擴展中醫服務範疇。先派出中醫師到屬下社會服務單位提供中醫到診服務,另外亦積極推行中、西醫結合治療。2006年3月於東華醫院和廣華醫院建立中西醫結合治療中心,並於2007年將服務擴展至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現時病人在住院期間,可因應意願及在其主診西醫同意下安排轉介往治療中心服用中藥或接受針灸、推拿等治療,適用的病種包括中風後遺症、慢性痛症、末期癌症和大腦麻痹症等。

       2005年11月,在中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全力支持下,東華三院王定一中醫藥發展基金贊助,東華三院與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攜手開發「中國中醫名院名科名醫信息服務網」。服務網提供資訊平台,讓患病人士找到相關的中醫醫療機構、中醫師聯絡資料,避免因求助無門而延誤醫治。

       為鼓勵中西醫藥業界交流切磋,提升中港兩地的中醫藥學術水平,東華三院自2001年起定期舉辦「東華三院三王定一中西醫藥治療研討會」,至今發表論文超過五百篇,成果豐碩。

       2004年至2006年,東華三院一共舉辦了三屆「認識中醫藥慈善健步行」,得劉啟文博士及劉惠蓮醫師的襄助,設計出沿途長有香港中草樂的步行路線,籌募善款之餘,更可向參加市民推廣中醫藥常識,三年來參與人數超過一萬人。

       東華三院中醫藥服務有一百三十多年歷史,多年來不斷投入資源發展中醫服務及致力培訓本地年輕醫師,展望未來,東華三院將會繼續肩負發展香港中醫藥的使命,推動中西醫交流合作及中醫藥科學論證研究,把傳統中醫學發揚光大。

(八) 香港賽馬會
       香港賽馬會支持中醫藥發展,貢獻良多,除在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款約1億港元,協助香港浸會大學建立樓高8層的「香港賽馬會中醫藥大樓」和贊助成立廣華醫院中醫臨床研究中心外,更於2001年5月捐款5億港元,支持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作為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的附屬機構,以及協助政府推動中藥現代化發展的策略平台。

       2007年6月15日,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以下簡稱該院),召開業界論壇暨講座系列,介紹該院協助的中藥治療心血管疾病及中藥治療腸易激綜合症,取得卓越成果:

       (1)由香港理工大學陳新滋院士介紹其「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中藥產品研究與開擊」,報告謂,已從中藥葛根中提煉出葛根素磷脂複合物膠囊,適用於心血管疾病、心肌缺血,並已在中國申請專利保護。

       (2)由香港中文大學沈祖堯教授及香港浸會大學卞兆祥教授共同介紹「中草藥治療腸易激綜合症之基礎及臨床研究」成果。查腸易激綜合症(英文簡稱IBS)是一種常見腸功能失調(作者按:其症狀包括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發病與精神緊張有關),發病率高但缺乏有效的醫藥治療。一種中藥配方在使用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後證實有效。除了腸易激綜合症病人在服用後自我評估中表示配方的有效性,核磁共振造影及安慰劑的臨床研究亦顯示配方能令病人的腦細胞活動情況有改變,從而顯示該中藥配方對治療腸易激綜合症的初步有效性。只要進一步作更多臨床驗證,則該中藥配方可為解除患者的腸功能失調,作出積極貢獻。

       此外,該院的中藥科研項目還包括治療糖尿病和風濕性關節炎、抗抑鬱中藥等多個方面。

       最近,由賽馬會中藥研究院資助出版,由趙中振教授、蕭培根教授主編,本港及內地數十名中草藥專家參加編攝的,一套四冊,大十六開本,彩色精印的《當代藥用植物典》經已出版。該書博採古今,薈萃中西,包括中外藥用植物約800種。分為東方篇(第一及第二冊),介紹東亞地區,為中國、韓國、日本等國家的藥用植物。西方篇(第三冊),介紹西方地區,為歐洲及美洲等藥用植物。嶺南篇(第四冊),介紹南亞地區,為中國南方嶺南地區、香港及東南亞國家等藥用植物。

       每種藥用植物列出:名稱,包括:拉丁學名、中文正名、漢語拼音名及英文名。右上角以小字標明各國藥典收載情況。概述:介紹不同藥用植物在植物分類學上的位置、科名、在全球的分布區及產地、最早文獻出處、歷史沿革、該藥用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進展、藥理作用及功效等。彩色圖片:收錄植物、藥材及部分種植基地圖片。化學成分:收載不同藥用植物已經在國內外期刊及專著上發表的主要成分、有效成分,特徵性成分、主要化學結構式,並標以英文名稱。藥理作用:介紹不同藥用植物有效成分或提取物的藥理作用;概述實驗研究所用的藥物、給藥途徑、作用機制等。應用:包括不同藥用植物的功能、主治、現代臨床應用及綜合利用等。評註:概括藥用植物研究現狀,展望開發應用前景。針對中國國家衛生部規定的藥食同源、香港常見劇毒中藥及容易出現不良反應的藥用植物予以註明,概述其安全性問題及應用注意事項。參考文獻:主要參考選錄近20年的文獻資料。本書頗具參考價值。

       希望今後在賽馬會中藥研究院支持下,香港各大學、社團攜手合作,必將在中藥研究領域結出豐碩成果。

(九) 展望與前瞻
       筆者在本欄已刊出八篇文章,大家可以看到香港各大專院校、社團,為響應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重建華的號召,做了大量工作,為香港發展為國際中醫中藥中心,鋪磚蓋瓦,貢獻良多,而「中醫藥條例」的實施,和「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的成立,為香港中醫藥規範化,奠定良好的基礎。可以說過去十年,勝於以往數十年!但是在繼續發展的過程中,有那些問題需要關注和改善呢?筆者嘗試探討之。

建立香港中醫院
       創辦於1872年的東華醫院,是香港首間為本港華人提供免費中醫藥住院及門診服務的中醫院,也是全中國最早建立的中醫院!以後才逐步引入西醫,同時為市民提供中西醫療服務。到了日佔時期,因中藥供應不足,中醫藥住院服務才被迫停辦。本文命題「九七後的香港中醫藥」就是東華三院前總監梁錦芳先生提議,希望筆者繼故友謝永光醫師編著的《香港中醫藥史話》後,為文介紹九七後的香港中醫藥發展,可惜筆者才疏學淺,兼年紀老邁,雖殫精力竭,只能搜集到這個大題目中的一小部分資料為文介紹,筆者感謝提供資料之各界人士!不足之處,務希原諒,希望有更高明人士,為文記述這十年間香港發展中醫藥重要事迹和展望。

       香港目前有三間五年全日制中醫學院,每年有近百名中醫師畢業。加上有一批近十多年經大學晚間課程培訓的中醫師,他們都要經過在中醫院臨床實習8個月,才可以參加考試,這批人數目未詳,估計有數百人?俗語有云:「熟讀王叔和,不如臨證多。」這批杏林新秀,都要跋踄長途,往內地中醫院實習,費時失事,而且內地中醫院可以中西藥並用,而本港中醫則不能用西藥。如果香港能建立一間中醫院,則可集中一批中醫藥專家為一些危重病人診治,進行臨床研究,科學考證,更好地為病人服務,同時為本地中醫學員提供實習基地。

       筆者很羨慕香港西醫的培訓方式,每間醫學院都有臨床醫院提供實習,畢業後,全數由醫管局聘請,在醫院、診所工作,有顧問醫生指導,若干年後,再考取專科醫生資格,因而人才輩出。什麼時候香港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也可享有平等的待遇呢?

中醫學院畢業生的出路
       根據《中醫通訊》(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出版)2007年4月號資料:截至

       2007年3月底,共有5254名註冊中醫、72名有限制註冊中醫及2891名表列中醫,其中約4500名註冊中醫已獲繼續發執業證明書,即全港有約8000名中醫師。

       究竟每年需培訓多少中醫師以作繼往開來;但同時又能為他們提供職業位置呢?這是中醫師人力資源調查的一個極富學術性問題。

       根據某電視節目資料,一位女中醫師表示,他們第一屆考取到註冊中醫的五年全日制畢業生中,只有三分之一從事中醫職業;另一位業餘進修通過考核獲發註冊資格的中醫師表示,他們同學只有百分之五從事中醫職業。據悉,目前全日制中醫學員,畢業後第一年在診所內只能獲得一份一年合同的學習機會,第二年便要在社會上尋求出路。其前景令人擔心!

       2005年10月行政長官曾蔭權施政報告也提到「公營中醫門診診所會聘請部分本地全日制中醫學士學位課程畢業生,為他們提供進一步的培訓機會。」希望在十八區建立中醫診所的計劃盡快落實完成;更重要的是要盡快落實把中醫納入香港醫療系統,使更好地為市民服務。

中醫應可使用實驗診斷
       根據香港職業化驗師、X光師的專業守則,只可接受註冊西醫、註冊牙醫、註冊獸醫轉介的化驗項目,中醫師卻被排除在外。這項過時的法例,政府應該作出修改,使中醫師有權轉介各項化驗,如驗血、驗大、小便,X光診斷等,提高診斷上的客觀標準,使辨證與辨病相結合。

結語
       本文提出的建立中醫院、中醫學生出路和中醫應用實驗診斷等,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期望沿着基本法「發展中西醫藥」指引的方向,這些問題會逐步解決,使香港中醫有平等發展的機會。希望政府能夠確實履行基本法,成立一個「香港中醫藥發展委員會」統籌策劃一切發展工作,為香港成為國際中醫中藥中心,再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