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探究的“關節錯位”說

作者簡介
       王心子醫師,三十年臨床經驗,繼承太極正骨按摩學派並不斷創新,榮登《中醫特色名醫大辭典》及《中華名醫專家創新大典》。對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尤有心得,多個真實案例成功將突出物納入原位。著有專書《太極正骨按摩學》,以弘揚此獨特醫術。

       第一次參加“北京市個體醫師執照考試”,師父說:“一定要表明我門派的診治特點。”

       筆試可以依書而論;到了臨床考試,主考醫生不懂氣功,根本不能理解本門融為一體的診治手法。對診斷“關節錯位(小移位)”之說,懷疑地問:“X光片並無顯示病人有關節脫位或半脫位呀?”

       我道:“關節錯位,只是還沒逹到關節脫位或半脫位程度的小移位,其移位的細微和關節形狀本身的不規則,使X光片無法顯示。但從病人已有疼痛等現象,以及手法正位後,病徵好轉中就可以證明。”

       運用現代醫學知識來解釋和論證錯骨縫,國內學者葉衍慶教授,早在1964年就作出了開拓性的貢獻,肯定了錯骨縫的存在,並將病理機制作了科學的分析,還對骶髂關節錯位的形成,以及手法作用機制作了專題論述:“暴力加在任何關節上,既能使一部分韌帶受傷,亦可使關節移位。移位的關節可使一部分未斷的韌帶受到牽拉而發生緊張,它們的彈性可能將關節面交鎖在不正常的位置上。於是患者感到疼痛,而關節的正常生理運動,亦要受到限制。在X線攝片上只有1-2mm的移位,常不易看出。但是當重定時,常有一彈響發生,隨之患者亦感到舒適。所以,中醫所謂錯位,雖然在X線攝片上常常無根據,但是在臨床上這是事實。”

       其實,長期以來,醫學界因為對於“關節錯位”或稱“錯骨縫”的病理改變是否成立,一直在爭議。由於未經更深入的研究,目前還不能給予科學的證明。但多數學者支持“除滑膜嵌頓外,後關節亦可能發生半脫位,二者皆可有滑膜急性反應,引起疼痛和痙攣”的說法。另外,也有學者對“腰椎後關節、肋脊關節或肋骨橫突關節是否可以發生半脫位或交鎖。”表示懷疑,但他們卻對“此種情況皆對推拿療法有良好反應”這一事實,無法給予圓滿解釋。

       很遺憾,從葉衍慶教授1964年提出論證到目前,一直提倡中西結合的中國醫學學術界,還是沒有用科學方法來研究“關節錯位”的科學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葉衍慶教授的相關論述 葉衍慶(1906—1994), 男,江蘇蘇州人。骨科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