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由來》

        有位英國醫生來到我們的診所參觀,他好奇地問“中醫能治哪些病?中醫是否醫治兒童和老人?”而本地人看中醫常掛在口頭的是“我上周病過,看過西醫好了。現在來找中醫調理調理。”的確,在很多人心目中,中醫只是一種病後調理的手段,而不是有系統理論和療法的醫療體系。

        要認清中醫的真面目,要從“中醫”二字的由來說起。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並無將治病者稱為中醫的記載,中醫最早被稱為“歧黃之術”,源自黃帝向歧伯請教醫理的專著《內經》。三國時期名醫華佗被曹操殺害前,將一個裝滿醫書的青囊交給對他照顧有加的獄吏作為答謝,獄吏學習醫書行醫治病,將其部分醫術流傳後世,故中醫也被稱為“青囊”。至於以杏林稱呼中醫界源自三國名醫董奉醫德高尚的傳說,而懸壺濟世則由《漢書》中記載一個城管小官費長房拜葫蘆仙人學醫的記載而來。宋代起,江南的行醫者被尊稱為“郎中”,而唐末以後,黃河以北的行醫者常被稱為“大夫”。

        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查考,中醫兩個字並行的情況雖有,但意思並非指看病之人或中醫醫術。後世有人解釋中醫為講求中庸之醫術,為中和的醫學,引述《中庸》之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突出中醫講求陰陽平衡,不虛不實,不寒不熱的特點,在道理上似乎符合中醫理論的本意,但此推論未免牽強。

        中醫的稱呼正式用以稱謂中國醫術,是在鴉片戰爭以後,東印度公司的西醫來到中國,為區別中外醫學,為中國醫學冠以“中醫”之名,從此沿用至今。所以中醫就是中國人沿用了幾千年的醫學,又豈有治哪些病、醫哪些人之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