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中生有》

       探索世界本源的話題,幾乎在每種文化形成之初,都令人深深著迷。雞生蛋,還是蛋生雞?以卵生神化解釋宇宙的本源,是原始初民的一種自然的聯想。中國古代有盤古開天闢地的神話,先人們設想天地間本是一團混沌之氣,象個大雞蛋。人類的祖先盤古孕育其中,當他成長了一萬八千年後積聚了足夠的力量,拳打腳踢,撕開原本渾濁潮濕的氣團,清氣開始上升,濁氣隨之下降,盤古用自己的雙手托天,雙足踏地,天地越分越遠,經過一萬八千年形成現在的樣子。

       可見,宇宙產生於“無”,一團既看不見又摸不到的“氣”。為何“無”中能生“有”呢?是由於這個“無”又是“有”的,因為它是混沌的,我們常說水至清則無魚,混沌中有清有濁,溫暖潮濕,清濁互動則孕育出生命,由此,無形在一定條件下能產生出有形,正如《老子‧四十章》中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周易》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各種各樣的生物亦由此而來。

       中國古人深信“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靈樞‧歲露》。我們知道人體是由一個受精卵分化而成,人又何嘗不是由一個“卵”生出的呢? 所以我們的古人由此推論,人體的形成也是以氣為根本,氣中擁有清濁的特質-陽氣與陰氣,而陰陽二氣的和諧互動則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